五年內,成品油消費降至3億噸

2025-02-21 09:49  來源:中國石油石化  瀏覽:  

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收官之年,穩(wěn)增長政策持續(xù)發(fā)力穩(wěn)定市場預期和信心,房地產等傳統(tǒng)動能對經濟增長的拖累有所減輕,基建投資仍有增長空間,加之新質生產力不斷發(fā)展壯大,綜合來看中國經濟增長總體向好,能夠實現5%左右的增長速度。

預計“十五五”時期,我國經濟保持中速增長,將支撐成品油消費保持一定規(guī)模,但交通領域的電動化發(fā)展對油品的替代已是大勢所趨。到2030年,成品油消費將降至3.1億~3.4億噸,較2024年大幅下降13%~21%。

汽油需求已達峰

面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,以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(yè)革命,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“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(fā)展這個首要任務,因地制宜發(fā)展新質生產力”。新質生產力的發(fā)展路徑具有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質量特征,將會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,將對成品油市場帶來巨大的影響。從供給側來看,低碳轉型推動能源高質量發(fā)展,是支撐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。以綠色電能、LNG、綠氫、綠氨、綠色甲醇、生物質燃料等為代表的清潔替代能源加速發(fā)展,勢必對成品油需求帶來巨大的沖擊。從需求側看,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(fā)展,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,改變了人們的消費場景和模式。比如,新能源汽車以其智能化、經濟性的優(yōu)勢迅速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和選擇,使交通用油的替代明顯加速。未來,這一替代速度會進一步加快。

汽油消費的95%以上為汽車消費,與汽車總量以及結構變化密切相關。2016年以來,受乘用車銷量放緩、新能源汽車發(fā)展迅猛等因素影響,我國汽油消費轉入中低速增長階段。“十三五”年均增速為4.8%,較“十二五”大幅下滑6.6個百分點,其中替代能源拉低了汽油消費增速約3個百分點。“十四五”期間,電動汽車進入全面市場化驅動階段,直接導致2024年汽油需求由2023年的峰值水平開始下降。展望未來,人均收入增長將為汽車消費提供增長動力。我國汽車保有量直至2040年左右才能達峰,峰值為5億輛左右(2023年為3.36億輛),但汽車結構將發(fā)生巨大變化。考慮到汽車淘汰周期,2025年前燃油車將達到峰值(每年新增量開始低于淘汰量),即2025年以后燃油車的保有量規(guī)模將逐步萎縮。相反,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占比將超30%,對成品油的替代規(guī)模繼續(xù)擴大。到2030年,汽油消費量為1.2億~1.3億噸,較2024年減少16%~26%。

柴油需求已進入峰值平臺期

柴油是重要的生產資料,與經濟總量、結構變化息息相關。歷史規(guī)律顯示,柴油消費與第二產業(yè)的相關程度接近80%。第二產業(yè)不僅是能源和石油消費大戶,而且會帶來與之相關的交通運輸業(yè)、制造服務業(yè)用油。“十二五”時期,受經濟發(fā)展進入新常態(tài)、第二產業(yè)占比逐年下降的影響,我國柴油消費進入了中低速發(fā)展階段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,柴油消費動力進一步減弱,于2019年達到峰值2.03億噸,年均增速進一步下滑至1.8%。“十四五”前期,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,我國經濟增長主要動力再次轉回投資拉動,對柴油消費有所支撐,延長了柴油消費的峰值波動期。但2024年經濟繼續(xù)發(fā)展,中國經濟增長動力主要由投資拉動,支撐柴油消費始終維持在峰值平臺水平(1.9億~2億噸/年區(qū)間),即柴油消費的峰值期有所延長。2024年柴油需求開始逐步進入下降階段,未來在“公轉鐵”、“公轉水”以及“LNG重卡發(fā)展、商用卡車電動化、氫能化”的推動下,2030年降至1.4億~1.6億噸,較2024年減少20%~29%。

煤油需求仍有增長空間

根據歷史規(guī)律,隨著人均GDP提高,煤油消費量呈現出了相應增長趨勢,兩者相關性高達85%。加之航空運輸設施不斷完善,帶來了國內煤油消費中高速增長,“十三五”期間年均增速為2.5%(受疫情干擾),“十四五”以來年均增速為6.8%。但與發(fā)達國家相比,由于人均收入低于發(fā)達國家,我國人均年度航空出行次數不到0.5次/人/年,美國和澳大利亞已達3次/人/年。在未來一段時間內,隨著中國人均GDP的提升和航空業(yè)的發(fā)展,居民航空出行潛力將逐步釋放。預計2030年中國人均GDP可達美國當前水平的1/4,若借鑒美國發(fā)展階段,預計2030年我國人均航空出行次數可達0.7次/人/年,支撐煤油消費繼續(xù)增長。但考慮到我國高鐵發(fā)展領先全球,將逐步對航空用油形成巨大的替代。預計2030年全國煤油需求為0.53億噸,雖比2024年高出36%,但遠不及此前預期。此后將保持低速增長,2040年左右達峰。

“十五五”期間,國內將有多個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建成投產。新建項目包括:中國石化鎮(zhèn)海煉化二期項目,南山集團、山東能源集團等參與的煙臺裕龍島石化項目,兵器華錦阿美盤錦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。改建項目包括:中國石油大連石化搬遷升級改造項目,中國石化巴陵石化、長嶺煉化合并改造項目。淘汰項目包括:國內低于200萬噸/年的小煉廠逐步出清。預計到2030年煉油能力達9.6億噸/年,基本持平于“十四五”末期的高位水平,屆時產需差將達0.8億~1億噸,較當前水平翻一番。

終端新業(yè)態(tài)將加速形成未來,我國加油站行業(yè)終端競爭格局不斷升級,行業(yè)業(yè)態(tài)由“加油+”逐步向“加能+”的服務平臺升級。我國交通領域的電動革命正在加速推進,新能源汽車已經全面進入市場化、規(guī)模化發(fā)展階段,不斷重塑著國內汽車用能格局,不斷推動著交通領域的“去油化”,加快成品油消費由2023年峰值開始下降的速度。

2030年,汽柴油在道路交通領域用能的占比將由當前的90%降至75%,電力占比由當前的3%增至16%。若按照單站銷量規(guī)模與油價不變測算,到2030年終端所需的加油站數量將由目前的11萬座減少至9萬座。從競爭格局看,“十五五”將迎來真正的升維期。成品油市場由“增量市場”轉入“縮量市場”,行業(yè)競爭從“同業(yè)競爭”走向“異業(yè)競爭”,終端服務由“傳統(tǒng)服務”轉向包含油氣氫電非的“綜合服務”。從業(yè)態(tài)圖景看,“十五五”將迎來嶄新的重構期。終端將從“集中式加油”逐步向“分布式加能”逐步轉變,且業(yè)態(tài)將不斷向外延伸、擴展,初步參與到“源網荷儲”智慧能源系統(tǒng)之中,發(fā)展虛擬電廠業(yè)務等業(yè)務,“加能+”業(yè)態(tài)將更加豐富。

免責聲明: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、機構或其他網站的信息,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本網所有信息僅供參考,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。本網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,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。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、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,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。
相關推薦
道達爾能源第一季度利潤因油價下跌和煉油利潤率疲軟而下降

道達爾能源第一季度利潤因油價下跌和煉油利潤率疲軟而下降

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能源公司周三公布,第一季度調整后凈收入下降 17% 至 42 億美元,原因是油價下跌,且歐洲煉油利潤率難以從 2024 年的大幅下滑中恢復。根據 LSEG Refinitiv 匯編的調查結果,分析師此前預計該數字為 43 億美元。
哈薩克斯坦與OPEC+石油產量協議分歧加劇 或引發(fā)石油市場波動

哈薩克斯坦與OPEC+石油產量協議分歧加劇 或引發(fā)石油市場波動

哈薩克斯坦能源部長埃爾蘭·阿克肯熱諾夫周三表示,該國在制定石油產量政策時將優(yōu)先考慮國家利益,而非完全遵循OPEC+協議。這一表態(tài)引發(fā)市場對哈薩克斯坦可能退出該組織的猜測,并可能加劇OPEC+內部矛盾。數據顯示,哈薩克斯坦3月原油產量達185萬桶/日,遠超其146.8萬桶/日的配額。該國2024年平均日產量為174萬桶,成為近期OPEC+主要違規(guī)成員國之一。OPEC+近年來通過減產將國際油價維持在每桶70至90美元區(qū)間,但部分成員國未履行減產承諾令主導國...
哈薩克斯坦石油產量與OPEC+配額動態(tài)

哈薩克斯坦石油產量與OPEC+配額動態(tài)

標準普爾全球大宗商品洞察報告引述普氏數據揭示,至2025年3月,哈薩克斯坦石油產量預計將攀升至180萬桶/日。依據OPEC+協議,哈薩克斯坦3月份的石油產量配額被設定為146.8萬桶/日。然而,實際數據顯示,該國3月份產量超出了這一配額33.2萬桶/日。報告明確指出:伊拉克與哈薩克斯坦持續(xù)超額生產,且未能兌現承諾。3月份,哈薩克斯坦石油產量達180萬桶/日,較2月份增長3萬桶,遠超其146.8萬桶/日的配額。這一增長與1月份啟動的田吉茲大型油田擴建項目密切...
英國石油公司(BP)董事長海爾格·倫德計劃2026年辭職

英國石油公司(BP)董事長海爾格·倫德計劃2026年辭職

英國石油公司(BP)周五宣布,董事長海爾格·倫德(Helge Lund)有意在2026年左右辭去職務,正值激進對沖基金埃利奧特(Elliott)呼吁公司實施更多變革之際。倫德支持BP 2020戰(zhàn)略,該戰(zhàn)略旨在減少對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,并設定了在本十年內將碳氫化合物產量削減40%的目標。隨著新任首席執(zhí)行官默里·奧金克洛斯(Murray Auchincloss)于2月份宣布重新聚焦石油和天然氣業(yè)務,英國石油公司(BP)的戰(zhàn)略方向發(fā)生了轉變。倫德在聲明中表示:當前是啟動繼任者尋...
美國1月原油產量及天然氣產量均有所下降

美國1月原油產量及天然氣產量均有所下降

美國能源信息署(EIA)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,今年1月份,美國的原油產量出現了顯著下降。具體來看,1月美國原油產量下降了30.5萬桶/日,降至1,315萬桶/日,這一水平為自2024年2月以來的最低點。這一降幅也是自2024年1月以來,美國月度石油產量的最大減少量。數據顯示,不僅整體原油產量下滑,就連之前預計的12月美國創(chuàng)紀錄石油產量也被EIA下調了約4萬桶/日,調整后的產量為1345萬桶/日。進一步分析各州的產量情況,美國最大產油州德克薩斯州的原油產量也下...

推薦閱讀

熱文

Copyright © 能源界